Quote
Factory Buyer Rate Questions

博客

大家都想知道 “一箱難求”會持續至何時?全球供應鏈壓力加劇運費屢屢創新高,可能最快明年才有好轉跡象。

03 Sep 2021

By Arthur Photoflickrpd  LinkPickupimage

8月30日,中集集團董事長兼CEO麥伯良就當前市場最為關注的貨櫃運輸行業發展前景進行了研判:貨櫃市場“一箱難求”的局面或將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海運費已經創歷史新高,同時跨太平洋貿易航線的貨運量超過以往任何時候。貨櫃運輸市場的繁榮使得全球貨櫃船新訂單(以運力衡量)在今年不到八個月的時間裡就增加逾一倍。就算這樣,考慮到需求飆升以及對船隊的因為環保嚴格要求而必須改造,未來幾年貨櫃船供應可能依然緊張。也就是說,未來雖然新船訂單激增依然還是船隻與倉位供不應求 !
據《希臘航運新聞》(Hellenic Shipping News)報導,目前有619艘貨櫃船的訂單將在未來交付,僅2021年就有381艘。訂單運力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達到344萬20英尺標準貨櫃(TEU)的情況前所未有。據統計,當前貨櫃船訂單擁有530萬TEU的運力,計畫2023年開始加入船隊。2021年初時,訂單運力僅為250萬TEU。自那時以來,訂單運力增加了創紀錄的330萬TEU,說明瞭船東正在大力投資新運能。

報導稱,運力為16000TEU的貨櫃船訂單最多,今年2-6月,僅5家船東就訂購了60艘。近年來,由於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船東們注意到了不同的貿易模式,更具“通用性”的13000-16000TEU集裝箱船比超大型貨櫃船(ULCS)更受青睞。儘管最近集裝箱船訂單急劇增加,但航運業高管認為,貨櫃船服務需求的激增以及出於環保原因對船隊進行改造的複雜性,意味著未來幾年仍有可能面臨集貨櫃船供應不足。同時間,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問題已經將航運成本推升至歷史高位,船隻短缺加大了運費持續高企的可能性,這對零售商和消費者來說不是好消息。運費跳漲使企業利潤面臨巨大壓力。一個美國公司從中國進口貨物的海運成本是以前的10倍。以前花1800-2200美元來運送一個40英尺的貨櫃到達美國西岸,現在要花24000美元以上,船公司真的賺翻了!

盤點九大船公司(貨櫃運輸市占率80%)的上半年營收總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超去年全年。不統計不知道,一統計嚇一跳。全球九大貨櫃船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總營業收入已突破千億美元,達1047.2億美元。其中淨利潤總和更是超過去年全年的淨利潤總和,達290.2億美元,去年為151億美元,可謂賺得盆滿缽滿!這九家船公司包括馬士基、達飛、中遠、赫伯羅特、長榮海運、HMM、陽明海運、萬海航運和以星航運。目前市場上,美國線漲最凶但是歐洲線也沒下跌。難怪美國總統拜登目前國內最頭痛要解決的事情就是通貨膨脹問題。通貨膨脹率接連半年高過5%,衡量貨櫃運輸的供需失衡現實狀況下,也只能暫時放任船公司賺大錢,優先處理降低初級原物料市場如石油,天然氣,鐵礦等。收貨人還是需要耐心等待明年貨櫃運輸市場的反轉。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