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线合约 (S/C)

By Eric Huang Photo:CANVA
每年四月份是各家船公司与直客和货代签订美线合约的时期,市场上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运价来迷惑人心。究竟美线合约价格如何订定的? 有哪些不同的合约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美线合约(Service Contract),简称S/C,是指在跨太平洋航线上,承运人与托运人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以一个或多个运价模式来运送一定数量的货柜,托运人可以因为托运货柜数量较多而取得比较优惠的价格,但如果没有达到最低货柜量(MQC)则会有相应的罚款产生。美线合约是由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来监管,这个组织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负责监管美国国际海洋运输系统,以维护美国出口商、进口商和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在FMC的官网中指出,FMC 透过以下方式确保航运相关企业为大众提供有竞争力和高效的海洋运输服务:
- 审查和监控为美国海外海运贸易提供服务的海运公共承运人和海运码头营运商 (MTO) 之间的协议,以确保它们不会导致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或运输服务减少
- 维护和审查保密提交的服务合同,以防止对航运产生不利影响
- 为出口商、进口商和其他航运界人士提供一个论坛,以便在阻碍商业流通的海运行为或纠纷中获得救济
- 确保公共承运人的关税费率和收费在自动关税系统中公布并以电子方式向公众提供
- 监控政府拥有或控制的业者的费率、收费和规则,确保其公正合理
- 采取行动解决外国政府或商业行为在美国与外国航运贸易中造成的不利条件
因此,往返美国的货柜运价必须根据FMC的相关规定来做申报,违反者将会被处以高额罚款。美线合约有效期通常为一年,为当年五月一号到来年的四月三十日。因此,每年四月份就是各家船公司与货主或NVOCC重新议定合约的时间。
根据签约的对象不同,美线合约可以分为直客(BCO)合约与货代(NVOCC)合约两种。通常直客合约的价格会比较优惠,但适用对象只能是签约方作为主单上(MBL)收货人或发货人之一的运输方式;货代合约则是由货代作为签约方,透过货代的操作可以揽收所有直客的货载,但签约货代必须向FMC注册登记在案,并且作为主单(MBL)上的收货人或发货人之一。
美线合约价格有多种模式,比较常见是FAK运价(freight for all kinds),LTA 运价 (long term agreement) 和特别运价(bullet rate)等几种。FAK运价又可以称为统一运价,指的是无论运送货物的品名与价值为何,货主都支付一样的运价,这也是美线合约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运价标准,船公司对于这种运价模式可以随时做出调整,所以也称为即期运价(Spot Rate)。但要注意的是,危险品和需温控保存的货物并不适用FAK运价。
LTA运价又可以称做固定价格(fix rate),意思就是在固定的一段时期内,针对某一个客人所托运的某一些品名货物,给予一个固定的价格,船公司不能任意调整运价,也称为NAC(name account)运价。这种运价模式通常最为货主喜爱,因为他们可以比较精确地预估在某一时段内货物的运输成本,更方便地制定价格政策。然而船公司对于此类价格合约把关较为严格,除了需要一定的托运量保证之外,也必须严格管控签约货代是否会把价格挪用到非特定客人与品名的货柜上。
特别运价则是在美线合约中,特别针对某一段时间和某一品名给予的优惠价格,通常船公司会以自身的航线规划与客人的出货特性来做考虑,这也是货代公司想要延揽货量较大的直客时所需要的武器。在COVID-19流行之前,船公司很乐意与货代公司合作以Bullet Rate的模式来留住大型直客的货载;但在疫情之后,船公司多半自己直接与大型直客签订BCO合约,所以此种运价模式已较为少见。
虽然不同的美线价格模式会有运价上的差距,但是在市场舱位供应紧张的时候,船公司通常会大大地缩减对于优惠运价模式的舱位供给。也就是说,除了FAK舱位之外,其他两种运价模式的舱位恐怕会受到挤压,造成有合约在手却订不到舱位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当您在选择货代公司服务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被较优惠的运价吸引却面临拿不到舱位的窘境!
你可以分享我们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欢迎订阅我们的部落格,将有最新的物流供应链的报导与经济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