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Factory Buyer Rate Questions

博客

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后对于汽车零件制造供应链的改变

14 May 2025

By Nick Lung    Photo:CANVA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汽车零件制造供应链方面。美国以保护本国产业、减少贸易逆差为由,针对来自中国、墨西哥、欧洲等国家的汽车零件加征高额关税,这不仅改变了汽车制造业的成本结构,也迫使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出口商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中,若希望保持竞争力,必须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现实。

 

一、供应链结构的显著改变

成本上升与竞争压力增加

关税使进口汽车零件的价格大幅上升,直接增加制造成本。原本依赖海外零件进口的美国车厂面临压力,不得不向上游施压以降低价格,或转向其他来源供应商。这对出口商而言意味着价格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挤压。

 

制造基地迁移与多元化供应

为了规避高额关税,许多汽车零件生产商选择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等高关税地区迁移至关税较低的地区,如东南亚或墨西哥,甚至回流至美国本土,形成「去中国化」的趋势。这使得原本集中在特定区域的供应链变得更加分散与复杂。

 

物流与通关压力上升

关税政策的变化伴随着通关手续增加与监管强化,使得整体物流流程更具不确定性。出口商若未能快速适应,可能面临货物延误与额外成本的风险。

 

二、出口商的因应之道

重新评估出口市场与产品结构

出口商应审慎评估各出口市场的关税政策,根据成本变化调整产品线与出口策略。例如,将某些高关税项目改为组件出口,在目的地进行最后组装,可有效降低整体关税成本。

 

利用区域贸易协定与第三地出口

若产品原产国属于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如USMCA)的国家,出口商可考虑在这些地区设立转运或加工点,藉此享有较低的关税待遇。同时,也可透过「第三地出口」策略,利用其他关税优惠地区进行原产地转换。

 

强化供应链弹性与风险管理

出口商应发展多元供应来源与生产基地,避免对单一市场或原材料来源的高度依赖。建立备援方案与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在政策突变时迅速反应。

 

优化报关与合规流程

关税政策变化导致报关程序更复杂,出口商应加强内部的合规训练,并与专业报关行或货运代理密切合作,以确保进出口作业的准确与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罚款与延误。

 

与客户共同分担关税压力

出口商可与海外买家重新谈判条款,例如采取CIFDDP条件,针对关税成本进行部分分担或调整价格。此举不仅可减轻单方压力,也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客户关系。

 

结语

美国关税政策已成为影响汽车零件供应链格局的重要变数。对出口商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转型契机。唯有积极应对、灵活调整,并结合贸易、供应链与营运策略,才能在变动的全球市场中维持竞争力与长期发展。

 

你可以分享我们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欢迎订阅我们的部落格,将有最新的物流供应链的报导与经济讯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