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Factory Buyer Rate Questions

博客

迎向转变:物流业如何拥抱欧洲市场

25 Jun 2025

By Cadys Wang    Photo:CANVA


为什么选择欧洲?

随着关税障碍升高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传统的亚洲至美国供应链面临挑战。为了降低风险与成本,制造商与物流服务商纷纷采取「近岸外包(nearshoring)」策略,将生产与配送转向欧洲,以:

  • 降低贸易战风险
  • 缩短交货期
  • 提升供应链弹性
  • 享受政府补贴与政策优惠

欧洲拥有成熟的基础建设、完善的法规体系,以及邻近高价值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此外,欧盟推出如《欧洲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等政策,为企业投资提供了明确的诱因。

产业转向的实际案例

  • 台积电(TSMC) 正在德国德勒斯登兴建一座100亿欧元的半导体工厂,与博世(Bosch)、英飞凌(Infineon)与恩智浦(NXP)共同合资,锁定汽车芯片市场。
  • 英特尔(Intel) 正积极扩张在德国与爱尔兰的晶圆制造基地,以满足欧洲本地化需求。
  • 宁德时代(CATL) 正在匈牙利兴建一座73亿欧元的电池工厂,以支持欧洲电动车产业链。
  • 鸿海(Foxconn) 在捷克扩建电子组装设施,服务欧洲市场。

这些案例显示,从半导体到新能源产业,各大企业正逐步将欧洲视为策略重镇。

 

欧洲不仅拥有政策诱因,其区域多元与地理链接性也是关键优势。以下为主要物流枢纽:

  • 德国:工业与汽车制造核心,具备顶尖公路与铁路网络。
  • 荷兰与比利时:鹿特丹与安特卫普港口为全球关键进出口据点。
  • 波兰、匈牙利、捷克:具备低成本劳动力与欧盟合规优势,成为近岸生产首选。
  • 西班牙与意大利:通往北非、地中海与拉丁美洲的重要南部门户。

 

欧洲的政策环境对供应链重组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 欧洲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目标至2030年让欧洲半导体全球市占率翻倍至20%。
  • 绿色新政与Fit for 55计划:鼓励物流业减碳转型(如发展铁路运输与电动车物流)。
  • 区域性补贴与优惠:东欧与南欧多国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与研发资金吸引外资设点。

 

尽管转向欧洲具有吸引力,但也伴随不少挑战:

  • 劳动成本普遍高于亚洲
  • 欧盟合规程序繁琐,特别是环保、劳动与税务规范
  • 语言与基础设施发展程度不一,跨区运输仍需克服一定复杂性

企业在布局前须审慎评估总成本、人才供应、自动化程度与当地伙伴可行性。

 

面对供应链重组,物流服务商也在快速转型:

  • 多式联运需求上升:铁路、公路与内河运输成为港口内陆链接的关键模式。
  • 仓储需求扩大:欧洲各地对履约中心与保税仓的需求持续上升。
  • 数字化基础建设:需要实时追踪、报关可视化与仓储管理系统支持复杂流通。
  • 区域专业伙伴:全球货代积极寻找欧洲在地代理商合作,以落实合规与执行质量。

 

欧洲不只是终端市场,更是全球贸易的关键转运平台:

  • 西班牙瓦伦西亚与希腊比雷埃夫斯 等港口,已成为亚洲、非洲与拉美的物流桥梁。
  • 南欧连结北非:企业开始以欧洲为跳板,将部分制造转向摩洛哥、埃及等北非新兴据点。

 

欧洲已不再只是市场终点,而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策略支点。随着太平洋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升高,企业重估生产与供应布局,欧洲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优质基础建设与庞大市场支撑,是企业追求长期成长的关键选项。

无论您是制造商希望强化欧洲营运,还是货代公司期待拓展服务网络,现在正是拥抱欧洲物流优势的最佳时机。我们与欧洲地区的合作伙伴已建立良好的服务网络,如果您也对欧洲市场感兴趣,欢迎与我们联系,共创新机。

 

 

 

你可以分享我们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欢迎订阅我们的部落格,将有最新的物流供应链的报导与经济讯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