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提升, 中歐鐵路是個好選擇

By Nick Lung Photo: Beyzaa Yurtkuran
由於紅海航道危機的影響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赫伯羅德、地中海航運等紛紛調整航線避開紅海導致航行時間延長、運能下降引發海運價格的大幅上漲。 面對這種情況部分貨主開始考慮中歐班列或中歐跨境公路運輸作為替代方案。
船舶選擇繞航非洲好望角導致通行時間大幅增加。 以海洋山港到以色列海法港為例原航線需22天繞道好望角則需35天預計延遲10多天。 成本也隨之上升。 全球航運價格因此上漲尤其是亞歐航線運價比2023年12月初上漲超1.5倍。
德魯裡2024年1月5日發布數據顯示箱WCI指數持續上漲。 其中亞歐航線漲幅最高上海至鹿特丹運價為3,577美元/FEU較12月21日上漲115%。紅海危機導致海運不確定性和價格飆升為中歐班列和跨國公路運輸帶來機會。
許多原本選擇海運的客戶開始考慮中歐班列作為替代方案。 CEVA Logistics大中華區鐵路及公路運輸副總裁鄧國樑表示自紅海危機以來CEVA中歐陸運貨量成長約30%。 由於海運客戶尋求替代方案公路和鐵路產品更具靈活性和時效性因此選擇這兩種運輸方式的客戶增加。
隨著需求成長中歐班列價格也出現上漲預計未來中歐班列價格將繼續隨海運費用增加而上升。 中歐跨境公路價格維持穩定目前未有明顯成長。 同時由於海運航程延長導致空箱回流變慢貨櫃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也相應上漲。
目前部分班列價格已出現上漲例如武漢至漢堡的班列從3500-4000美元漲至4500-5000美元成都至波蘭馬拉的班列從3000多美元漲至5000多美元。 同時中歐線路的40HQ貨櫃用箱費用也從原來的500-600美元漲至1000-1200美元。 隨著紅海危機持續貨櫃緊缺現象可能進一步加劇。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