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Factory Buyer Rate Questions

博客

香港面臨的轉口港貿易挑戰, 領先地位恐不保

05 Oct 2023

By Jennifer Chang      Photo:Jimmy Chan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興起對香港港口的轉口貿易造成了衝擊。由於不確定性和風險增加,一些企業減少了對香港港口的使用,轉而尋找更穩定的貿易港口。 香港港口的費用和效率問題也對其競爭力產生了影響。香港作為一個發達地區,其物價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這使得航運公司和物流業者在選擇港口時更傾向於選擇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港口。

 

香港港口失去轉口港功能並落後於深圳港的現狀,引起了大家對香港營商環境的關注。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香港今年前七個月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年度下降了近16%,這使得香港港口的全球排名進一步下滑。這可能對香港的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貨櫃吞吐量曾經世界排名第一的香港,如今已被深圳的港口拋在身後。香港港口面臨著深圳港口的競爭壓力。深圳港口作為珠江三角洲地區最主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物流網路吸引了眾多貿易活動。相比之下,香港港口在面積和資源方面存在著侷限性,無法與深圳港口相媲美。

 

香港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最近兩年一直處於下滑的趨勢。香港海事處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按年減少17.9%至約120萬TEU;今年1-7月的貨櫃吞吐量則按年下跌15.8%至約832萬TEU。中國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則顯示,靠近香港同處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港口,今年7月份的貨櫃吞吐量卻是按年增加7.6%至282萬TEU;1-7月的貨櫃吞吐量累計按年僅減少4%至1635萬TEU。 據公開的資訊,香港與中國大陸全面恢復通關後,香港業界曾寄望通關能帶動香港貿易,但現實是葵青貨櫃碼頭今年前5個月的吞吐量不僅毫無起色,在全球排名更跌至第9位,被多個中國港口超越。 在珠江三角或華南地區而言,碼頭屬於零和遊戲,在貨源基本上相同且整體貨量沒增加的情況下,中國其它港口貨量增加時,香港就會減少。

 

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是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內地之間大部分貨物的轉口樞紐,這使得香港港口還沒有完全被上海、深圳等內地港口所取代。然而,面臨的挑戰在於,中國已經與許多東南亞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這對香港來說是一種競爭。香港唯一的希望可能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增加與東南亞的貿易量,促進香港的轉口業務。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