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持續塞港,海運轉空運貨量激增 - 航空貨運市場急單湧現
28 Sep 2023
By Jennifer Chang Photo:Michael D. Camphin
巴拿馬運河是一條長達50英里的水道,位於巴拿馬地峽,連線大西洋和太平洋。它於1914年完成建造,成為一項世界性的工程壯舉,對於往返於北美和南美之間的船隻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捷徑。 巴拿馬運河由一系列船閘和一個大型的人工湖組成,並依靠這些設施來調節水位,以確保船隻的順利通行。特別是加通湖,在維持運河正常水位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巴拿馬運河的戰略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國際商業和全球貿易的關鍵。透過運河運輸貨物可以大大減少船隻的航行距離和成本,加快貨物的運輸速度。因此,許多大型貨輪和商船每年都會透過巴拿馬運河,這使得它成為全球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最近巴拿馬運河面臨著水位下降的問題,這對持續高效運作構成了挑戰。近年來,嚴重的乾旱導致了加通湖水位的下降,運河當局被迫限制每天透過運河的船隻數量,以確保運河的可持續運作和水位的穩定。全球貿易的需求導致通過運河的交通量增加。較大的船舶,例如新一代巴拿馬型船舶,需要更多的水才能通過船閘,從而進一步耗盡運河資源。隨著水位下降,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不得不對船隻施加重量和尺寸限制,限制了運河容納大型船隻的能力。
近期巴拿馬運河連續塞港的消息引起了全球物流業的廣泛關注。面對運河交通壅塞,海運轉而採用空運的貨量增長,航空貨運旺季提前來臨。巴拿馬運河因水量短缺,船舶排隊等候過河,海運所需時間不斷變化,美東線甚至出現了一櫃難求的情況。為了應對時效性需求,部分貨物轉向空運,彷彿疫情期間的搶貨潮再度上演。巴拿馬運河因為水量不足,船舶都在排隊,海運到港的天數不斷變動,美東線現在已出現一櫃難求,部分趕季節性的貨量改走空運,當初疫情間搶出貨潮再度重現。天不下雨,巴拿馬運河塞船情況比想像中嚴重,有些船舶已經開始繞道,據悉巴拿馬運河兩端每天約有150多艘船排隊等過河道,貨櫃輪雖然早就預約過河,但因海上交通壅擠,即使取得過河權的船舶,等待時間也會較平時延後7、8小時,讓許多有時效的急單貨急著轉單到空運。現在亞洲到紐約走海運平均約要45天,加上領櫃等作業,萬一時間被耽誤,會來不及搶攻年節商機,經過前兩年疫情影響,許多人開始將部分的貨走空運。亞洲到紐約空運時間只需要一天,加上其他機場作業時間,二天就可到達。這種情況下,航空貨運成為了許多企業選擇的替代方案。相比於海運,航空貨運有著更短的運輸時間,可以快速將貨物送達目的地。特別是對於一些有時效性要求的急單貨,轉單到空運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由於海運貨物轉單到航空貨運,使得航空貨運市場一下子被擠爆,造成空運貨物的運價飆漲。這種海轉空的效應對於航空貨運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