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至年底國際海運運價走勢如何?

By Richie Lin Photo:Kelly
供應鏈管理協會 (ISM) 公佈 7 月份採購經理指數 (PMI) 為 46.40。這已是連續六個月處於擴張線以下。 PMI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每月對製造業採購經理進行的問卷調查,包含新訂單、生產、就業指數、供應商交貨、庫存、客戶庫存、價格、出口、未來訂單和原材料等10項完整指標, 最後匯總成製造業採購管理指數。 PMI通常是0到100之間的數字。7月PMI為46.40,意味著很多企業對經濟前景仍持負面態度,將持續維持減少訂單和生產。儘管很多人對2023年和2024年的經濟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有兩項指標表明企業已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消費預作準備。這兩個指標是新訂單和生產, 可以揭示未來整個製造業的興衰。當新訂單和生產呈上升趨勢時,美國製造業就會回暖。 6月份新訂單數為45.30,7月份增加至47.30。 6 月生產的數字為 46.70 ,7 月份數字增至 48.30 。這兩項指標的上升趨勢表明,企業仍然向製造商發出了更多的訂單,以應對感恩節、聖誕節和新年假期的消費。從向工廠下訂單到產品上架通常需要3個月的時間。因此,上升趨勢意味著我們將在未來幾個月看到對航運公司艙位的越來越多的需求。這確實有助於航運公司維持 8 月初發布的運價,甚至在 8 月 15 日之後再次嘗試提高運價。同時,三大聯盟控制著海運市場80%的艙位分配。這為航運公司提供了控制市場艙位的槓桿作用。我們親眼見到船公司利用停航、減慢船速、延長運輸時間來減少艙位供應,然後儘可能地抬高運價。可以說,受大量新訂單、新生產的影響以及對市場艙位的有效控制的影響,航運公司將有很好的機會維持較高海運運費。
第32周海運整櫃運價參考:
- 亞洲主要港口到美國西岸基本港 每 40GP 2200~2300 美元;
- 亞洲主要港口到美國東岸基本港每 40GP 3200~3300 美元;
- 亞洲主要港口到美國的內陸鐵路集散點為每 40GP 4200~4700 美元。
- 亞洲主要港口到歐洲基地港口和西地中海:每 40GP 2000 ~3500 美元。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