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中,航空貨運業受益於從海運轉變到空運的模式,但這一趨勢在今年第二季度 開始逆轉
18 Aug 2022
By Jennifer Chang. Photo:Madison Inouye
在今年第二季度,隨著貨櫃運輸成本降低和港口擁堵問題緩解,越來越多的託運人可以容忍較長的海運運輸時間來尋求降低供應鏈成本,於是由原本空運又回到了海運。 空運量略有下降,部分原因是因為客戶認識到海運的船期可靠性再次提高。在疫情流行的高峰期,由於海運價格上漲和海運中斷,空運業增加了海運量。但現今兩種運輸模式之間的成本差異也在逐漸回到過往的比例差距 。
全球通膨問題尚未解決, 亞洲到歐美艙位需求疲軟, 導致海運報價跌勢擴大 。 海運旺季落空, 過去是搶艙潮, 現在變成搶貨潮 。根據CLIVE數據服務公司的數據,航空貨運需求在7月份連續第五個月下降, 需求下降是因為航空貨運該受到其無法控制的事件的打擊,例如烏克蘭戰爭和生活成本危機,這越來越影響家庭預算。 與此同時,航空公司和機場繼續遭受由於地勤人員嚴重短缺而面臨嚴重的運營挑戰。 鑒於目前的世界狀況,航空貨運業上籠罩著許多烏雲。雖然空貨運費仍然很高,但貨運量低迷,空運運費正在緩慢地回落到Covid之前的水準。
運輸成本的下降給製造商和零售商帶來了好消息,這兩年以來,由於COVID-19,大家一直面臨創紀錄的運輸價格。也有人希望貨櫃等待時間將在未來幾周內下降,但這並不能給每個人帶來好消息。雖然製造商和零售商的成本已經下降,但消費者和託運人仍然面臨著比疫情前高的價格。我們可以從消費者行為看出,面對通貨膨脹和價格上漲,目前的購買力非常低 。全球各地的家庭已勒緊腰帶以應對生活成本快速上漲, 因為需求已經停滯 , 預計需求將繼續下降至11月, 加重對全球潛在衰退的警告 。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