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小知识: 三角贸易
07 Nov 2025

By Tony Li Photo:CANVA
三角贸易是指进口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一种交易方式,由第三方中间商(我国厂商)从供应商(第三国)采购货物,再转卖给客户(国外买方)。货物可以由供应商直接运送给买方,或经过我国进行转运销售。这种贸易方式能让中间商赚取价差,同时保护原始供应商的商业机密。
现代三角贸易的常见类型
- 转口贸易(Re-export Trade):A 国生产商品出口给 B 国。B 国不生产该商品,只作为中间贸易中心,再出口给 C 国,从中赚取价差。
例:中国制造电子产品 → 香港转口 → 美国。
德国汽车零件 → 新加坡中转 → 印尼。
*香港、新加坡、杜拜等地就是典型的转口贸易枢纽。
- 加工贸易/三角结算:A 国提供原料 → B 国加工 → 成品出口给 C 国。但货款可能由 C 国直接支付给 A 国,或由第三地的公司统一结算。
例:日本提供零件 → 越南组装 → 出口到欧洲 → 利润由日本总公司结算。
*这在跨国企业(例如手机大厂、汽车大厂)中非常普遍。
- 避税或规避贸易限制的三角贸易:为了避开关税、贸易壁垒或政治制裁,企业会利用第三国作为中间地。俗称”洗产地”
例:A国对C国 有贸易禁令。企业改以B国为中介:A → B → C。
货物实际最终仍流向 C,但在文件上显示是「B 出口」。
**现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严防洗产地,在进口时会要求产地证明,如无提供,可能面临高额关税或罚款等。
为什么要采用三角贸易
- 保护商业机密:中间商不希望客户知道真正的制造商,以免客户绕过中间商直接向制造商订购。
- 利用专业优势:透过中间商的国际贸易经验、技术、商务关系等专业能力来完成交易。
- 赚取差价:中间商在买卖合约中取得利润,但商品本身并未进入中间商所在国家。
三角贸易特点与作用
- 全球化产物:反映全球供应链分工。
- 提高利润:透过转口或加工增加附加价值。
- 弹性高:可灵活避开贸易壁垒或运输限制。
- 风险:涉及税务、原产地证明与法律合规问题。
补充说明: 三角贸易报关是指从第三方国家采购货物,再转卖给国外买家,货物不经过本国,但本国公司负责处理报关事宜的贸易方式。 过去需要两次报关和通关,但现在若符合特定条件(整装货柜且在同一货柜集散站),可使用「进出口合一报单」进行「一段式通关」,大幅节省时间。
你可以分享我们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欢迎订阅我们的部落格,将有最新的物流供应链的报导与经济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