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博客

紅海危機的蝴蝶效應

17 Jan 2024

By Cadys Wang    Photo: Martin Damboldt

 

紅海危機

以色列與哈瑪斯10月爆發戰爭後,葉門什葉派激進團體「青年運動」以支持巴勒斯坦人為由,對以色列發動導彈和無人機攻擊,多次在紅海襲擊並扣押與以色列有關的船隻,2023年12月9日更警告將不分國籍攻擊所有前往以色列的船隻,要求所有國際航運公司不要與以色列港口進行交易。

 

運輸承攬業的影響:

紅海危機影響了貨物在國際邊界間協調和運輸。這場危機引發了蝴蝶效應,即微小的變化可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後果。像蘇伊士運河和巴勒班海峽這樣的重要航道的關閉已為經驗豐富的物流專業人員帶來挑戰。

在應對這場危機時,運輸承攬業必須面臨許多問題。由這些關鍵航道的封閉引起的延誤可能會產生多米諾效應,影響貨物的及時交付和整個供應鏈。這種中斷可能導致成本增加、物流瓶頸以及滿足客戶需求的挑戰。

全球供應鏈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產生漣漪效應。通過理解這種關聯性,專業人員才能有效地應對即將出現的挑戰。紅海危機所來來的挑戰,讓運輸承攬業在維護貨物流動和確保全球供應鏈的韌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對全球貿易路線的影響:

作為一個重要的海上走廊,紅海危機對這些路線的干擾可能導致航運成本上升、貨物運輸延遲以及供應鏈的潛在中斷。因為如果船隻走紅海航線,就要冒著遭受葉門胡塞武裝襲擊的風險,並承擔大幅上漲的保險費。或者,選擇繞道非洲多航行6400多公里,不管走哪個方向都要增加10天航程,消耗更多燃料。

 

集裝箱短缺和運費上漲:

紅海危機對全球集裝箱短缺和隨後的運費上漲產生了影響。危機破壞了包括蘇伊士運河和巴勒班海峽在內的重要貿易路線,這對區域間貨物運輸至關重要。由於這些干擾,集裝箱的運輸出現延遲,並導致集裝箱供應的不平衡。

巴拿馬運河雖近期才傳出旱象稍解,不過,旋即又有不樂觀的消息追至。現在,每天最多僅能通行22~24艘船舶,遠低於正常的36艘,且情況有惡化趨勢。不少要等待通過的散裝、貨櫃輪均受塞港之苦,而轉繞道蘇伊士或好望角,但如今蘇伊士因紅海危機而停擺,巴拿馬又塞港,牽動北美航線海運系統也恐陷入混亂。

 

運輸承攬業指出,遠東歐洲線繞道好望角的船回不來,櫃子卡在歐洲,再這樣下去,即使有船也載不了貨。為此,航商祭出兩招緊急搶櫃,首先,要求已經裝櫃且原本只願意走紅海的貨主,改繞好望角,以免貨櫃被久占不還。數字貨運平台Freightos的首席執行官茲維·施賴伯表示,從中國到美國東海岸港口運輸一個集裝箱的成本已從紅海襲擊前的2300美元飆升至3900美元左右。疫情期間航運壅堵最嚴重之時,這個數字可能超過2萬美元。

 

蘇伊士運河和巴勒班海峽的封閉迫使航運公司改變船隻路線,導致航行時間延長和船期安排的挑戰,使某些地區的可用集裝箱短缺。集裝箱短缺導致航運公司優先考慮某些高需求路線和貨物,使其他路線和貨物的集裝箱供應有限。因此,由於集裝箱供應有限且航運公司之間爭奪這些集裝箱,船運費用急劇上升。運費的上升影響整個供應鏈,對企業和消費者產生影響。

由於集裝箱需求和供應之間的不平衡,運費上漲,使貨運代理在確保貨運的集裝箱和影響全球貿易網絡的整體運輸成本上承受壓力。

 

結語

紅海危機的蝴蝶效應,根源於歷史上的緊張關係、地緣政治競爭和海事爭端,並因全球集裝箱短缺和漲價而加劇,將其嬌嫩的翅膀延伸至由貨運代理促成的全球貿易。隨著這些物流專業人員應對關鍵航運路線中的干擾、不斷增加的安全風險和提供人道援助的迫切需求,外交、合作和適應性策略的重要性變得更加顯著。在國際貿易的互聯世界中,紅海危機強調了貨運代理作為默默無聞的英雄的重要角色,確保貨物在動盪的地緣政治水域中順利流通。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