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博客

嚴冬將至,接替著上週一中國的工業限電實施後,另一個警鈴大響,歐洲有可能將面臨停電的風險!

04 Oct 2021

By Arthur Chen      攝影師:Pixabay

石化能源與環保的衝突浮出檯面。在全球環保的共識下,不得不大量利用天然氣發電。供需關係不平衡是歐洲國家必須解決的議題。

今年真的是個不平靜一年。才在上週一,全球都在關注中國暴力式的工業新限電措施突然駕臨。中國這個生產大國等於是瞬間凍結供應端。其所帶來對需求端的衝擊目前還看不出來,但是很多進口商甚至船公司都已經不得不考慮接下來的應對方式。無獨有偶的,這幾天歐洲也鬧電力問題。原因來自天然氣價格的飆漲。這已經成為歐洲乃至全球熱議的話題。自年初以來,歐洲電價持續大漲,歐盟主要經濟體電價較一年前普遍高出一倍有餘。再加上隨著北半球逐漸步入秋冬季,需求端成長大於供應端,歐洲電價有更多的上漲空間。

歐洲發達國家因為環保主張,早提出減碳願景而減少用煤炭發電,轉向其他環保能源以天然氣為主,再加上輔助其他可再生能源。但因極端天氣,歐美多國的風能、水力,太陽能等發電量陡然下降。隨之引發火力發電的替代需求猛增,所以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以今年9月來看,英國電價幾乎是去年同期的7倍。英國央行指出,受能源價格衝擊,預計2021年底,英國通貨膨脹率將超過4%,等於是比設定的基礎通貨膨脹率2%高出一倍。而且天然氣短缺將會禍及英國食品業成本。這會進一步拉高人民對物價上漲的感受。

就在9月中,荷蘭TTF中心的天然氣價格已漲至71.00歐元/兆瓦時,比上個月就上漲了72%,而自1月份以來,天然氣價格已經上漲了250%以上。不得不引起相關政府部分的緊張。高盛在最新報告中也預計未來幾個月歐洲天然氣供需緊張可能進一步加劇,整個歐洲將面臨停電的風險。天然氣價格飆漲已經成為困擾歐洲乃至全球的問題。本輪歐洲“天然氣危機”主要是受供需兩端“同時影響“。在需求端,疫情後經濟重啟全球推高了對天然氣的需求。自去年年底以來,亞洲各地對電力的強勁需求推動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遠高於之前的正常水準。而隨著亞洲各國執行更環保的能源政策,污染更少的天然氣成為替代煤炭的首選。這直接導致歐洲正與亞洲爭奪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在供應端,去年歐洲特別寒冷的冬天意味著歐洲比平時消耗了更多的天然氣儲備。但是夏天儲備沒來得到及時補充。主要是全球不同地區的天然氣生產還遭到政治與物流運輸的幹擾。俄羅斯天然氣流入歐洲的總量在下降中,使本已吃緊的市場更加緊張。另外方面,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受到限制。美國作為歐洲天然氣重要供給地,但受9月初的颶風艾達影響,天然氣產量大幅下降。天然氣期貨價格已處於7年多最高水準。

依據資料,在颶風“艾達”過後,估計墨西哥灣地區43.6%的石油產能和51.6%的天然氣產能仍處於關閉狀態。颶風“艾達”給墨西哥灣油氣生產造成的打擊還未恢復之際,接著熱帶風暴“尼古拉斯”已在墨西哥灣南部形成,可能會再次擾亂該地區天然氣生產。美國是世界上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占全球液化天然氣出口的10-15%,產量下降顯著影響了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供應。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不足也間接推高了歐洲天然氣價格。歐洲市場只能期望增加天然氣供應的北溪2號管道開張,但正式投入的過程可能需要4個月以上。這也就算說,這個冬天歐洲將面臨著氣候和天然氣價格的雙重“嚴冬”衝擊。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