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川普2025年關稅後的下一個贏家?
25 Apr 2025

By Sherine Chen Photo: CANVA
隨著預計 2025 年川普時代關稅的回歸,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全世界再次關注國際供應鏈將如何轉變。這種轉變可能為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帶來黃金機會。
早在2025年之前,跨國公司就開始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中國勞動成本上升,加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速了「中國+1」戰略,企業將部分製造基地轉移到東南亞。
無論是否徵收關稅,東南亞都難以忽視
即使川普政府將關稅擴大到東南亞國家,也不太可能完全扭轉這一勢頭。原因如下:
1. 戰略位置與人口統計
東南亞位於全球主要航道的中心,總人口超過6.5億。該地區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快速成長的消費市場。對於尋求在當地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來說,印尼和泰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2. 具有競爭力的製造成本
即使徵收適度的關稅,印尼或馬來西亞的 10% 商品仍可能因為勞動力成本顯著降低和政府對製造商的激勵措施而削弱中國或西方的替代品。
3. 加強區域聯繫
透過東協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夥伴關係,東南亞國家正在加強亞洲內部貿易。雖然美國關稅可能會影響對美出口,但這些國家同時也在亞洲和中東建立替代市場。
川普對東南亞徵收的關稅肯定會產生摩擦。但這些國家不僅僅是中國的短期替代品,它們正在成為未來全球貿易中不可或缺的節點。事實上,旨在減緩其成長的關稅可能反而會迫使它們加快創新,深化區域聯盟,並加速從低成本生產中心向增值經濟體的轉型。在貿易政策與全球供應鏈邏輯的較量中,東南亞仍可能佔上風。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