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Factory Buyer Rate Questions

部落格

關稅陰影下的全球供應鏈:穩定性與彈性優先

21 Apr 2025

By Jennifer Chang    Photo:CANVA


美國暫緩了對一系列國家徵收關稅的計畫,這讓日本(24%)、越南(46%)、台灣(32%)和歐盟成員國(20%)等國家暫時鬆了一口氣。然而,與此同時,美國卻升級了與中國的貿易戰。 此外,美國將於五月終止對中國電子商務包裹的最低限度豁免。過去幾年,中國電子商務包裹一直是推動航空貨運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 航空貨運市場正密切關注這些事態發展。運價的持續波動使得企業難以制定應對策略。如果關稅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進而降低消費者需求,那麼空運運費可能會隨之下降。

 

今年二月,美國曾試圖取消一項豁免政策,允許價值低於 800 美元的包裹免關稅進入美國,且僅需接受最低限度的海關查驗。然而,由於海關顯然缺乏足夠的系統來處理每天從中國湧入的數百萬個包裹,美國不得不暫緩這項計畫。 不過,白宮最新發布消息指出,計畫將從五月二日起取消對來自中國包裹的這項豁免。透過國際郵政網路寄送的包裹與透過其他運送方式寄送的包裹需要繳納不同的關稅。 白宮表示:透過國際郵政網絡以外的方式寄送的進口商品,如果價值等於或低於 800 美元,並且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條件,則需要繳納所有適用關稅,並應按照適用的入境和付款程序繳納。「所有透過國際郵政網絡寄送的價值等於或低於 800 美元且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條件的相關郵件,均需繳納相當於其價值 30% 或每件 25 美元的關稅(2025 6 1 日後增加到每件 50 美元)。

 

美國近期在關稅政策上的舉棋不定,正為全球經濟和供應鏈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正如分析指出,這些舉措不僅擾亂市場、增加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讓供應鏈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企業難以判斷其背後的意圖是貿易保護主義,抑或是旨在消除貿易壁壘,以及這些政策是長久之計還是權宜之策。關稅政策的頻繁變動,更使得企業難以提前規劃應對,全球經濟的悲觀情緒也隨之蔓延,對美國經濟成長的預期正在下調。 一場關稅戰,正悄然顛覆全球零售業供應鏈的既有邏輯。在過去的供應鏈管理中,「降低成本」幾乎是所有企業奉行的圭臬。哪裡的生產成本更低廉、人力資源更豐富、物流效率更高,企業的資源便會毫不猶豫地流向那裡。 這個挑戰如同一個個警鐘,供應鏈的穩定與彈性,可能比商品的成本更重要。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