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Factory Buyer Rate Questions

部落格

雷斯法案(Lacey Act) :背景、演變與流程

07 Feb 2025

By Richie Lin    Photo:CANVA


Lacey 法案最早於 1900 年頒布,並於 1981 年進行了重大修訂,是美國最古老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法規。該法案旨在打擊非法獵捕的野生動物、魚類或植物的販運行為。目前,Lacey 法案規定,任何進口、出口、運輸、銷售、購買或擁有的植物,如違反美國或外國法律的採伐、運輸或銷售行為,均屬違法行為。其主要目的是保護植物免受非法採伐或來源不明的植物材料影響,從而有助於全球森林和生態系統的保護。Lacey 法案要求進口商提供相關文件和申報,以證明其進口的植物及植物產品的合法性。

Lacey 法案適用於範圍廣泛的植物及相關產品,包括但不限於:

  • 木材及木製品
  • 紙張及紙製品
  • 木製家具
  • 木製樂器
  • 植物、種子及植物基產品

您可以在此處查看當前需要 Lacey 法案申報的《統一關稅表》(HTS)章節和標題。

 

然而,某些產品免於 Lacey 法案的要求,例如:

  • 用作包裝材料的植物產品,如托盤、木箱等,僅用於支撐、保護或運輸其他物品,除非該包裝材料本身為進口商品。
  • 常見的農作物,如水果、蔬菜和穀物。
  • 活體植物。
  • 主要由非植物材料(如金屬、塑膠)製成但含有少量植物成分的產品。

 

演變:

該法案最初旨在解決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問題,並於 2008 年擴展至涵蓋植物及其製品。隨後,Lacey 法案在 2024 年之前經歷了四個階段的修訂:

  • 第一階段: 2009 2 3
  • 第二階段: 2009 9 2
  • 第三階段: 2015 2 6
  • 第四階段: 2021 7 2

 

2024 年,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推出了 Lacey 法案第七階段(Phase VII):
在此階段,所有含有植物成分但不是 100% 複合材料的商品,其《統一關稅表》(HTS)代碼都需提交 Lacey 法案申報。如果進口的商品包含植物成分,那麼在 2024 12 月之後,您可能需要提交 Lacey 法案申報。例如,HTS 94037080(其他木製家具)將需要在 2024 12 月之後提交 Lacey 申報。美國動植物衛生檢驗局 建議進口商了解最終產品中每一種植物材料的供應鏈,因為某些產品可能含有多種不同的植物。例如,家具可能包含多種木材鑲嵌,因此需要向供應商索取每種植物材料的學名及採伐地點

 

執法:

雷斯法案的執行由多個美國政府機構負責,包括:

  •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FWS
  • 美國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
  •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

這些機構共同合作,負責調查並執行法案條款,以確保進口的植物及植物產品符合規定。申報文件需包含:

  • 植物的學名
  • 進口貨物的價值
  • 植物的數量
  • 植物採伐的國家
  • 針對包含再生紙成分的紙類及紙板製品, 申報文件還必須包含其再生紙的平均含量百分比,但無需提供植物種類或採伐國家資訊。

 

以下為申報示例供參考。

 

申報流程:

進口商(IOR)需授權報關行透過自動商業環境系統(ACE 以電子方式提交 Lacey 法案申報與清關文件。透過 ACE,報關行可以檢查任何 HTS 代碼與商品的關稅以及是否需要遵守合作政府機構(PGA 的規範,例如 美國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

 

若某項商品需要提交 Lacey 申報,報關行將同步處理清關與 Lacey 申報。一般來說:

  • 如果貨櫃需在港口提取, 進口申報通常會在船舶抵達前三天提交。
  • 如果貨櫃需經鐵路運輸至內陸城市, 進口申報通常會在貨櫃啟運後提交。

 

提交申報後,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1. May Proceed(可通行): 貨櫃可隨時提取。
  2. Under Review(審查中): 貨櫃可提取,但 CBP APHIS 需要進一步審核文件。
  3. Hold(扣押): 貨櫃將被扣押,以進行更深入的檢查。

 

結論:

提交 雷斯法案並非複雜的流程,但不遵守規定可能會對進口商造成嚴重後果。違規的處罰可能包括罰款、貨物沒收,甚至監禁。此外,未遵守規定的公司可能會面臨聲譽損害,並被排除在未來的貿易活動之外。因此,如果您計劃進口任何涉及植物或野生動植物的產品到美國,請務必與您的物流服務提供商深入諮詢 Lacey 法案的相關規定。

如有進一步問題,請聯繫 richie_lin@tgl-group.net  了解更多資訊。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