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經濟展望- 東南亞崛起與挑戰

By Cadys Wang Photo:CANVA
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放緩。相比之下,包括印度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預計將保持5.1%至6.5%的增長率。具體而言,預測增長率最高的五個國家分別是印度(6.5%)、越南和菲律賓(均為6.1%)以及印尼(5.1%)。同時,中國的增長率預計將放緩至4.5%,而南美洲的增長率則預計在2.4%至1.3%之間。因此,印度和越南有望在2025年成為亞洲的主要經濟成長國。
出口市場的轉移:
根據中國海關的報告,2020年至2024年期間,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比例顯著下降了約3%。因此,美國減少了從中國的進口,並將需求轉向其他亞洲國家,包括東協國家、台灣、韓國和日本。因此,東協國家預計將在2025年成為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這種轉變形成了一種新的貿易流向模式。
中國向東協國家、台灣、韓國和日本出口零部件,這些國家完成製造後再將成品出口到美國。
東協加強供應鏈透明度:
回到東協國家:儘管越南在經濟增長預測中排名第二,但政治因素值得關注。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他曾指出越南——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是美國對中國徵收重稅後最大的受益者。越南對美國巨大的貿易順差不斷增長,引發了對其可能涉及中國資金透過惡劣手段規避美國關稅 – 洗產地的擔憂。"301條款"調查證實,越南確實違反了公平貿易原則。儘管拜登選擇不對越南施加嚴厲關稅,視其為初犯,但若「川普2.0」政府上台,可能會採取更嚴格的措施。
台商需嚴守合規要求:
隨著美國日益重視外資結構,特別是防範中國資金介入,東南亞的台商需要加強公司透明度。許多美國客戶已對東南亞投資企業實施了嚴格的股東結構審查,以確保供應鏈的「合法性」。
這種對資本結構的審查始於拜登執政期間。許多台商表示,在東南亞設立據點時,投資者會要求避免任何中國資金的介入。這不僅是為了防範政策風險,也是為可能到來的「川普2.0」政府更嚴格的執法行動做準備,後者可能會加大打擊洗產地的力度。這對台商來說也是新的挑戰,迫使他們在美中政策衝突中選擇立場。
展望2025:
隨著2025年的到來,顯而易見,全球經濟和貿易格局正在經歷重大的轉型。以台灣為例,儘管印度、越南被預測為今年的重要市場,台廠對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投資而大於對越南的投入,因之前美國對越南進行的301調查,讓其在貿易發展上反而有著較高的不確定性,另外由於傳統產業在東南亞的投資已趨於飽和,這也可能會導致投資結果的不確定性。此外,在潛在的「川普2.0」政府領導下,台商預計在美國與印度的投資佈局步伐將會更加積極。對於如何在供應鏈中保持競爭力與合規性將會是2025年各產業的關鍵議題。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