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Factory Buyer Rate Questions

部落格

一次性醫療耗材的跨境合規與分類:QMSR × EUDAMED × HS碼重點一次看懂

05 Sep 2025

By Andy Wang     Photo:CANVA


一次性醫療耗材(disposables)看似單純,卻是通關與合規最容易「差一字、差很大」的品類。這篇用出貨前視角,把如何描述商品、如何判斷稅則分類(HS/HTS)、美歐合規門檻、文件與標籤要點,以自然、易懂且不失專業的方式整理給你。實務上,你可以由貨代協同報關行,一起完成路線規劃、文件一致性檢查與清關節點安排。


一、一次性醫療耗材,範圍怎麼抓

一次性醫療耗材指在醫療或護理情境中用過即丟的用品,例如醫用手套、針筒與針頭、紗布/敷料、採檢拭子、一次性手術包材等。它在通關與法規上的「身份」不只看名稱,還會受幾個關鍵因素影響——材質(橡膠、紡織、塑料…)、用途(是否為醫療用途)、是否滅菌(已滅菌與否)、包裝型態(是否屬「零售包裝」,即最終使用單位可直接使用的包裝)。
這些差異會讓後續的稅則、文件與標示要求完全不同。因此,寫任何文件之前,先把產品說明講清楚,是所有工作的起點。

提醒:像「手套、無粉」這種過度簡化的品名,幾乎註定走向錯碼與補件。

 

流程角色誰做什麼(快速對照)

  • 出口商/進口商(你/你的客戶):提供真實商品資訊與文件,對申報內容負最終責任。

  • 報關行(Customs Broker):依法律文本與資料做分類與申報,處理關稅與主管機關介面。

  • 貨代(Freight Forwarder):負責訂艙、路線規劃、時程控管,協調文件一致性與清關節點,並對接報關行、倉庫、承運人;部分市場由持牌或合作關務團隊承辦清關。

  • 倉儲/3PL:貼標、重包、溫控操作與交接。


二、分類為什麼是第一步:它決定稅、查驗與流程難度

HS/HTS(HS=協調制度稅則;HTS=美國協調關稅表)就像貨物的身分證。身分寫對,關稅、管制與查驗風險才評得準。以下提供入門級的參考方向(實際仍需由報關行複審,並以實物與用途為準):

  • 醫用橡膠手套:多屬第 40 章的手套類;醫療/手術用常見 4015.12其他一次性橡膠手套常見 4015.19
  • 針筒/針頭:多屬第 90 章醫療器具;針筒(有無附針皆可)常見 9018.31針頭常見 9018.32
  • 紗布/敷料/黏貼型敷料:若含藥已做醫療用零售包裝,常歸第 30 章藥品類 3005(如黏性敷料 3005.10,其他多數在 3005.90)。

邊界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最容易出錯的是界線模糊的情況,例如成套包(procedure pack)或混合材質產品。成套包通常依主要功能或組合規則決定整體歸類,而不是逐件分開判定;另外,是否含藥、是否滅菌、是否屬醫療用的零售包裝,都可能讓品項在第 30 章(3005)與紡織等其他章節之間移動。

提醒:量產或大批出貨前,把材質/用途/包裝/標籤樣張整理齊,請報關行做預審碼,比事後補件省時省心。
預審碼通常由報關行執行,流程與時程可由貨代統籌,配合整體出貨計畫。


三、北美與歐盟合規里程碑(不繞英文黑話)

美國|QMSR 是什麼?

QMSR(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gulation,品質管理系統規範)是 FDA 的新版醫療器材品質管理規範,將21 CFR 第 820 部分(舊版 QS/QSR,品質系統規範)ISO 13485:2016(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對齊,強調風險導向與設計/製造控制。生效日為 2026/02/02;在此之前仍依舊版 QS/QSR 運作。

你可以這樣做:與供應商或自家工廠確認是否已導入 ISO 13485,或有計畫在 QMSR 生效前完成對齊;轉單或換廠時,把「品質系統等級」列為關鍵評估因子。


提醒:比起一張證書,制度到位與紀錄可追溯更重要。
小補充(過渡期建議):先用 ISO 13485 對照 QMSR 做一次 gap 分析,並把供應商稽核重點聚焦在
設計轉移、風險管理、外包管控
等流程文件上。

 

歐盟|EUDAMED 是什麼?

EUDAMED(歐盟醫療器材資料庫)是歐盟實施 MDR(醫療器材法規)/IVDR(體外診斷法規)的官方註冊與資訊系統,含六個模組:Actor 主體註冊、UDI/裝置註冊、Certificates 證書、Clinical Investigations 臨床研究、Vigilance 警戒監測、Market Surveillance 市場監督。歐盟採模組化漸進上線,2025 年仍持續更新。

若產品要進歐盟市場,請確認供應商是否完成Actor 主體註冊
、產品是否具備UDI(唯一器材識別碼)與正確標示語言,並檢視 CE 相關技術文件是否齊備。

提醒包裝標示、說明書與系統登錄三者應一致,避免「紙上合規」與「實際標示」對不上。

小補充(模組強制)2025 年起採「模組別強制」路徑;實際強制時點與過渡期以歐委會最新公告為準。


四、文件與標籤怎麼準備:出貨前可自查的清單
把實情寫清楚,海關才能看懂你在賣什麼。建議從兩塊著手:

1)物流基本文件
商業發票(建議包含材質、用途、是否滅菌)與裝箱單要互相對得上;若要申請關稅優惠或客戶要求,準備原產地證;若屬醫療器材範疇,補上合規證明(例如供應商聲明符合 QMSR/ISO 13485、歐盟 CE 相關文件或其他目的國要求)。若商品含藥或含消毒劑(例如含乙醇的棉片),請依目的國規定準備必要的檢測或許可文件。

提醒:文件敘述應「讓不懂你產業的人也看得懂」,行話越少越好。
若你不確定敘述是否足以申報,先把文件交由貨代與報關行並行審看,比起出貨後補件更安全。

2)標籤與可追溯
依產品性質,標籤上常見的必備資訊有:UDI/條碼(如適用)LOT/批號有效期滅菌方式(如 EO 氧化乙烯Gamma 伽瑪射線)、儲存條件(例:2–8°C 或 15–25°C)。歐盟通常要求當地語言標示;北美則重點在內容是否清楚且符合監管。如果需要溫控,請在文件與標籤明確標示溫度範圍,並規劃溫度記錄器與異常處理(到貨溫度超界如何認定與通報)。

關於「如適用(if applicable)」:在國際醫療器材標示規範中,「如適用」意指(1)只有在該項要求真正適合該產品或符合目的國法規時才需要呈現;(2)若產品本身不具備該特性或不受該規範拘束,可不標示


典型紅旗(警訊):例如發票寫 non-medical(非醫療用)、外箱卻貼 surgical(手術用),是典型會引發合規疑慮或通關問題的訊號。


五、常見錯誤與風險(用案例型思維避坑)

  1. 描述不完整 → 錯碼
    只寫「手套、無粉」太空泛。材質(丁腈/乳膠/PE)+用途(醫療/非醫療)+是否滅菌,任一缺漏都可能改變稅則碼與抽驗風險。
  2. 忽略「是否為醫療用零售包裝」
    尤其是紗布與黏貼敷料,是否屬醫療用零售包裝,往往是落在藥品章節(3005)或紡織章節的分水嶺。
  3. 標籤缺關鍵資訊
    LOT、有效期、滅菌方式、儲存條件;進歐盟還要看 UDI 與語言。缺漏常被要求補件甚至退運。
  4. 文件與實物不一致
    發票標註 non-medical,外箱卻貼 surgical;或箱內有溫控卡,但文件未標明溫度。這些都會被質疑。
  5. 溫控敘述不清
    只寫「冷藏」不夠。2–8°C?15–25°C? 是否配溫度記錄器?到貨超界如何判定?不先講清楚,爭議難以釐清。


    總結:分類依稅則與章節註解的法律定義判斷;行業稱呼僅供參考。實務上,貨代會在訂艙前做一輪文件一致性與時程檢核,可大幅降低臨櫃被退件的機率。


六、出貨前檢核表(複製就能用)

把下列項目填齊,分類與清關會穩很多(可直接複製給供應商或內部):

A. 產品資料

  • 名稱/型號:
  • 材質(例:NBR 丁腈、乳膠、PP…):
  • 用途(醫療/非醫療;接觸部位):
  • 是否滅菌(EO/Gamma/無):
  • 是否為醫療用零售包裝(是/否;包裝規格):

B. 合規與標籤

  • 目標市場(國家/地區):
  • 是否需 UDI/CE/其他標示或文件(如適用請列):
  • 外箱/單品標籤是否含 LOT、有效期、儲存條件(請附樣張):

C. 報關與運輸

  • 建議 HS/HTS(由報關行複審):
  • 溫控需求(常溫/15–25°C/2–8°C/-20°C…):
  • 是否需溫度記錄器異常處理標準(到貨超界如何判定):
  • 文件是否齊全(發票、裝箱單、原產地證、測試/聲明…):

收尾建議:填完後,同時寄給貨代與報關行,兩邊能各自補齊運務與關務觀點。


七、小結:先定義,後合規,再談運輸

一次性醫療耗材要走得順,順序很簡單:先把產品講清楚(材質/用途/包裝/滅菌)→ 確認正確分類與合規清單 → 再選擇運輸與溫控方案。把這篇當成開場白:先用檢核表把資訊補齊,再請專業的報關與物流服務商進場做細化。

備註:不同國家規範與服務商作法可能略有差異;涉及實際申報或運輸安排,請先與報關行/物流服務商確認。
若需把檢核表轉成出貨計畫與清關節點,通常由貨代協同持牌報關行規劃路徑與時程(依目的國與合約條件而定)。


專有名詞對照速查

  • HS/HTS:HS(協調制度稅則,全球);HTS(美國協調關稅表)。
  • QMSR: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gulation,品質管理系統規範(FDA 新版)。
  • 21 CFR 820(舊版 QS/QSR):美國法規「21 CFR 第 820 部分:品質系統規範」舊版。
  • ISO 13485:2016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國際標準。
  • MDR/IVDR:歐盟醫療器材法規/體外診斷法規
  • EUDAMED:歐盟醫療器材資料庫(官方註冊與資訊系統)。
  • UDI: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唯一器材識別碼
  • EO/Gamma氧化乙烯滅菌/伽瑪射線滅菌
  • non-medical/surgical非醫療用/手術用(外科用)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

Get a Quot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