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瞭解的美國FBA倉儲四大流程

By Richie Lin Photo:CANVA
在網購尚未爆發之前,若想將產品銷售至美國消費者,唯一的選擇就是透過如 Walmart、Target、Menards、Home Depot 等實體零售通路。然而,網路購物的蓬勃發展為製造商帶來了另一個直達終端客戶的銷售機會。到2024年底,美國零售電商銷售額已達1.26兆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成長至1.72兆美元,屆時電商銷售將占美國零售總額的約22.6%。Amazon 目前在美國電商市場的占比為37.6%,遙遙領先第二名 Walmart 的6.4%。由於Amazon掌握最大銷售量,亞洲製造商選擇以Amazon作為在美銷售平臺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因此,我們有必要瞭解美國FBA(Fulfillment by Amazon)的基本操作流程。
與一般物流相比,海運與空運階段幾乎沒有差異,因此本文將著重於發生在美國當地的操作流程。
1. 美國進口報關:
在美國報關時,需有一家公司作為進口責任人(IOR, Importer of Record)並購買保證金(Bonds)。通常由進口商擔任IOR,但Amazon並不願意作為IOR,因其不願承擔產品責任。因此,製造商需自行設立美國公司,或以自身名義成為IOR。美國海關(CBP)允許外國公司擔任IOR並繳納保證金、關稅、港口維護費(HMF)及商品處理費(MPF)。然而,對初次進入Amazon平臺銷售的廠商而言,購買保證金來擔任IOR的成本效益不高。此時,可考慮與可作為IOR的美國貿易公司合作。這些貿易公司會根據產品名稱、HTS海關編碼、發票金額等資訊來評估是否接受作為該產品的IOR。若產品需要FDA核准,流程將更為複雜。FDA要求貨品的接收方亦須具備FDA證書,而一般物流倉或Amazon倉儲並不具備此證書。此時,製造商需尋找美國的FSVP(Foreign Supplier Verification Program)代理商作為產品接收者,確保非美國供應商所生產的食品符合美國公共衛生保護標準。
2. 貨櫃抵達港口與內陸鐵路轉運站:
當貨輪抵達美國港口後,貨櫃會在從船上卸載到碼頭。雖然美國碼頭會產生THC(碼頭處理費),但該費用已包含於亞洲的海運報價中,因此不會在美國當地重複計費。若提單(MBL)上的最終交貨地點是港口,則貨櫃會留在港口等待美國海關放行。若最終交貨地點是內陸地區(IPI, Interior Point Intermodal),如芝加哥、底特律,船公司會將貨櫃交由鐵路公司運送至該地的內陸鐵路轉運站,等待海關放行。這段鐵路運輸也已包含在亞洲出發的海運費中,鐵路公司不會另外收費。正常情況下,貨櫃從港口轉運至內陸站需時7~10天。但若遇到港口壅塞、勞力短缺等問題,轉運時間可能延長至14天以上。
3. 貨櫃送達倉庫:
當貨櫃抵達港口或內陸轉運站後,我們的代理會從船公司取得提貨號碼,並得知免收貨櫃堆存費與鐵路倉租的最終期限(LFD, Last Free Day)。通常船公司會提供2天的免收貨櫃堆存費與鐵路倉租,而卡車公司需在LFD前完成提櫃。當貨櫃運抵倉庫後,倉庫人員會卸貨並核對包裝件數、產品名稱、產品代碼、序號等資訊,若與檔資料一致,即進行入倉並更新WMS系統。完成卸櫃後,卡車司機會將空櫃返回港口或鐵路轉運站交回船公司。
4. 送達FBA倉庫:
當製造商收到倉庫確認收貨的通知後,即可開始申請產品進入Amazon FBA倉庫。客戶需登入 Amazon Vendor Central 系統查詢貨物資料,並確認出貨數量及備貨日期。獲得Amazon確認後,客戶會提供 Amazon標籤與ASN編號給倉庫。我們的倉庫將依Amazon要求組裝托盤(不得超過40x48x72英吋),為每個紙箱與托盤貼上Amazon標籤,並透過ASN編號預約送貨時程,最終將貨件準時送達指定的Amazon倉儲中心。當出貨至亞馬遜時,標籤黏貼作業上有一個關鍵差異。如果可以確認貨物送到亞馬遜的日期,並且工廠能夠在出貨前預先製作符合亞馬遜規範的託盤,製造商即可登錄亞馬遜後臺(Amazon Seller Central)獲取所需標籤,列印出來並貼在每個紙箱和拖盤上。
以上即為從亞洲出貨至美國FBA的基本物流流程。FBA物流需具備全方位的物流知識、實務經驗及在地人脈網絡,才能有效協助亞洲製造商拓展美國市場。如需更多資訊,歡迎聯繫 richie_lin@tgl-group.net。
你可以分享我們的部落格文章到你的朋友圈。
歡迎訂閱我們的部落格,將有最新的物流供應鏈的報導與經濟訊息。